官司难不难打,先试试法院门难不难进、立案难度大不大、效率高不高。省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办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部署要求,在全省政法系统推出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关项目,“大力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位居其一。广东法院紧紧围绕“只进一次门、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优化网上立案、电子送达、远程开庭、在线审判等服务,目前全省法院跨域立案服务覆盖率达100%,诉讼事项“家里办”“掌上办”实现全覆盖,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立案率达70%
“画面和声音都清晰吗?”在确认网络信号正常后,广州互联网法院伍慧鸣法官敲响了法槌。庭审现场庄重、审理过程完整。“除了法官本人,双方当事人根本没察觉到法官是在家里开的庭。”法官助理说。
原来,疫情期间,伍法官所在小区被划入封控管理区域内。收到居家隔离通知后,她带上电脑、法袍和法槌,回到家中使用网上办案系统,居家“隔离”办案,让司法服务不“打烊”。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省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广东法院全面建立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诉讼服务机制。在服务大厅,法院准备了书面“温馨提示”及疫情防控宣传单,向来访人员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并备足备齐各类消毒防护用品,实现窗口服务不间断。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省法院持续深入推进跨域诉讼服务改革,全省法院跨域立案服务覆盖率达100%,实现立案、材料收转、委托送达等主要诉讼事务就近可办、全省通办。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在线上诉讼服务方面,全省法院增加“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缴退费和开收据功能,打通当事人身份认证通道,提供网上立案、缴退费、阅卷、保全、庭审、申诉等全天候、“不打烊”在线集约诉讼服务,网上立案率达70%,其中,深圳、佛山、东莞等地达到90%以上。
为群众提供“订制化”服务
走进佛山中院立案大厅,扫一扫二维码,动态3D全景地图精准导航到法院的各个功能区域。原先分散于各部门、各环节的多项诉讼服务职能,集中前移到窗口,让当事人一目了然。
这是广东法院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实践。
诉讼事务专业性较高,健全完善导诉机制是关键。省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法院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诉讼服务岗,由大学生志愿者、法院工作人员等提供自助诉讼服务设备、在线调解、网上开庭等操作辅导服务,指导帮助办理各类诉讼事务;引导诉讼群众通过线上平台在线办理立案、调解、阅卷、信访等诉讼事项。
“好的诉讼服务,就是能让群众‘马上就办’。”该负责人说,立案法官要一线指导窗口人员快速办理诉讼业务,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场立案;不能当场立案的,帮助、引导其通过自助立案系统先行提交材料;材料不齐无法当场立案或者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做好释明引导工作。
广东法院还健全完善了诉讼服务大厅的功能布局和硬件配备,全方位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引类、便民服务类、诉讼辅助类、纠纷解决类、提高效率类、审判事务类等一站式诉讼服务,让群众走进一个门,就能基本解决来法院所要办理的事项,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调解促合作 速裁化纷争
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广东法院积极争取各方协力配合,引导当事人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化解纠纷,为“六稳”“六保”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广东法院将“万人成讼率”纳入地方平安建设考评指标体系,或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标准,通过这样的形式,实现“万人成讼率”考评100%全覆盖。省法院推动诉讼服务向基层下沉,全省建立诉讼服务站、法官联络点521个,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专群结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各个中、基层法院100%建立“速裁快审+专业审判”机制,全省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速裁团队356个,深圳等部分法院符合条件的民商事纠纷通过诉前分流率达97.1%,佛山等法院速裁团队平均审理周期11.7天。全省起诉到人民法院的纠纷通过多元化解机制解决的占37.0%,通过速裁快审方式解决的占 43.9%,通过多元化解和速裁快审方式解决的纠纷比例超过三分之二。
责任在肩上,人民在心头。对纠纷多发易发的家事、道路交通、劳动、金融等领域,广东法院加强与行业调解、专业调解等诉调对接,前移并下沉司法力量,提供有效指导,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各级法院安排专人负责处理在线纠纷申请,及时委派律师调解员、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员等在线接受咨询、调解纠纷,实现1374个特邀调解组织、6546名特邀调解员全流程线上办案,全省法院和调解组织信息共享、解纷联动、一网通用。
南方日报记者 尚黎阳 通讯员 粤政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