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ind统计,11月共计193只个股迎来限售股解禁,涉及解禁股份共计288.34亿股,解禁规模超4800亿元。随着大规模解禁潮来袭,市场担忧股东集中减持恐令个股股价承压。
(资料图片)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解禁是减持的前提,但解禁并不等于减持。大股东、董监高减持需遵循减持规则,3个月内可通过集中竞价减持的占比较低,对二级市场影响有限。考虑到集中减持容易对股价造成短期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减持意愿。此外,随着限售股大量解禁,流通股数量的增加,有望进一步提升股票交易活跃度,提高投资者参与度。
解禁不等于减持
纵观过去两年影响来看,11月解禁期对股价走势节奏影响有限,资本市场表现也颇为稳定。东财Choice数据显示,去年11月合计250只个股解禁,从解禁后20日涨跌幅情况来看,近70%的股票在解禁后20日内股价涨幅为正,同期沪深300指数也处于上涨趋势。
从本次解禁对象来看,限售股类型主要包括三类,首发限售、定增机构配售和股权激励限售,解禁后各类股东在退出选择上存在差异。机构股东需考虑产品期限、兑现收益有可能率先减持获利,高级管理人员可能因个人资金需求选择减持,但大股东综合考虑控制权、维稳股价等因素,往往不会发生大量减持行为。整体解禁影响对市场冲击有限。
客观上来看,减持是股东固有权利,也是股东合理合法的退出方式。依法合规进行的减持行为是正常市场行为,但因受到减持比例、受让方限售期等规则约束,从股份解禁到产生市场影响也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影响程度也更为平滑,投资者应当客观理性看待。
另外,根据减持规定,大股东、董监高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进行预披露。对于虽然不是大股东,但如果其持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每3个月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该部分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
解禁不改核心投资价值
事实上,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结合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市场情况以及股价等因素综合考虑,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发布控股股东承诺不减持或延长锁定期的公告,也有不少上市公司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维护投资者信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8日,今年以来已有约280家上市公司相关股东提前终止了减持计划。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果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显著,盈利前景良好,即使存在大额限售股解禁压力,解禁方也未必会采取大额抛售的策略。限售股解禁或会对股价带来短期冲击,但并不会改变公司核心投资价值。
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力设备、计算机、基础化工解禁市值位列11月前三。具体来看,6只个股解禁市值超过百亿元,其中晶澳科技、金山办公及宝丰能源解禁规模位列前三。随着大规模解禁潮来袭,市场担忧股东集中减持恐令股价承压。
以晶澳科技为例,11月,公司将迎来两轮定增配售股解禁。11月16日,涉及广发基金、中欧基金、鹏华基金、JP Morgan等多家机构股东定增配售股解禁,占总股本比例的4.42%。11月29日,公司定增收购晶澳太阳能100%股权的限售股锁定期届满上市流通,占总股本比例的49.46%。
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称,从晶澳科技本次解禁股东来看,定增配售股的解禁股东以公募机构居多,且均为长期持仓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的股东,参与定增之前就持有公司大份额股票;大股东可能并无减持抛售意愿,公司最新可转债也已获得证监会受理,持股股东优先配售,从过去几年来看,可转债普遍能有20%-30%收益,大股东何不持股多赚点钱。综合来看,本轮解禁对晶澳科技股价实际影响应该有限。
而从基本面、政策面来看,晶澳科技所处光伏行业需求高速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在能源革命、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近期硅料新建产能逐步爬产放量,上游环节供需关系或将迎来逆转,有望激发下游装机需求。由此看来,随着一体化制造正进入盈利扩张周期,在业务蓄力爆发前夜,机构股东选择在转折点前减持也并非明智之举,或将错失业绩增长和股价增长的戴维斯双击黄金时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