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阳光保险成功登陆港交所:兼具多项基因优势 厚积薄发开启新征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12月9日,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保险,代码:06963.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据公司发布的相关公告显示,此次阳光保险将在全球共计发售11.5亿股,其中香港发售1.15亿股,国际发售10.35亿股。目前公司最终发售价已定为每股发售股份5.83港元,按此计算融资总金额达到67.045亿港元。
作为第79家成立的保险企业,此次上市后,阳光保险正式成为了中国235家保险企业中的十家上市险企及八家传统直保上市公司之一,也是除众安这类纯互联网保险公司之外,自中国平安2004年上市后18年以来唯一上市的民营保险公司。因此,预计阳光保险此次赴港上市,将极大地活跃香港资本市场、提升投资者信心,同时更将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壮大带来更多积极影响。
盈利能力与偿付能力等核心指标表现优异
寿险、财险等业务已取得可观成绩
对于保险领域而言,市场最为关注的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而这两方面也是阳光保险此次登陆资本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显示,在盈利方面,内含价值与新业务价值是评定以寿险为主的保险类企业的关键。其中,内含价值指的是寿险公司的调整净资产减去持有偿付能力额度的成本加上未来收益的折现值,相对于“净资产”,内含价值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净资产状况。而新业务价值则指的是把一年内新签发的保单在未来整个保险期间内每年的可分配盈余贴现到每张保单的发单时刻,其主要反映出一家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和业务拓展销售水平。
阳光保险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新业务价值方面,2022年上半年,阳光保险的寿险新业务价值达到20亿元。与此同时,在内含价值方面,阳光保险2021年内含价值同比增长15.5%,高于上市同业平均值,2022年上半年内含价值则成功达到929亿元。其盈利能力及价值成长性已逐步显现。
此外,除了突出的盈利能力外,公司的偿付能力具有领先优势。数据显示,自2019年至2021年期间,阳光保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5%、229%及22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8%、205%及197%。在偿二代二期规则下,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4%。公司的偿付能力目前远高于监管要求的水平。
从企业发展来看,支撑阳光保险盈利与偿付能力背后的是公司近年来各主业的高速成长。
据了解,在寿险方面,公司的阳光人寿于2019年重磅推出阳光升终身寿险,仅在一年后该产品实现保费收入21亿元,位列阳光人寿当年前五大产品。此后,阳光人寿为满足客户“加保”需求,在2021年推出“阳光保少儿版”,并荣获2021年中国金禧奖评选的“优秀产品创新奖”等。同时,为满足客户在储蓄方面的需求,阳光还推出增额终身寿“臻爱倍致”“臻鑫倍致”,二者的创新性、市场竞争力广受业内好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阳光人寿期缴保费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9.6%、64.2%和67.0%,近年来公司寿险业务产品结构和缴费模式持续优化,期缴保费收入占比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在银保方面,近年来阳光人寿银保渠道期缴保费收入占该渠道总保费收入比例亦持续上涨,其由2019年的33.0%逐步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7.9%,公司银保渠道中传统寿险业务占比也呈快速提升之势,产品结构正实现不断优化。
此外,在财险方面,得益于阳光保险出色的业务品质管理能力和精细化的成本管控能力,阳光财险赔付率由2021年的66.6%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64.3%,费用率也持续下降。其在2022H1的综合成本率已降至100%以内,成功实现承保盈利。
据统计,当前公司人身险、财产险份额已均居市场前列。同时,阳光人寿和阳光财险目前已共拥有2855家分支机构,其中分公司68家,中心支公司、支公司及营销服务网点2787家,覆盖我国全部省、直辖市、自治区、94.3%的地级市及63.0%的区县。公司网点已遍布全国,并为其后续的业务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模成长为保险巨头
结构模式对标平安
经过在保险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发展,目前阳光保险已快速成长为保费收入超千亿的险企巨擘。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21年期间,阳光保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由41.53亿元增长至1013.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资产总额由111.46亿元增加至4416.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其相较于市场分别高出11和13个百分点。目前阳光的保费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新业务价值增速、投资收益率等方面也均位居可比上市公司前列。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从规模体量来看,阳光保险目前已成为保险领域的巨头之一,而从其发展能力来看,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及投资价值亦存在较大的释放空间,而这也将使阳光获得市场的重点关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八家传统直保上市公司中,由于中国财险隶属于人保,实际只有7家传统直保上市险企。在这7家上市险企中,目前只有平安集团和阳光保险是民营性质的。与此同时,从阳光保险的业务结构、发展历史、公司文化和性质来看,在已上市保险公司中,阳光保险亦与平安集团最为相似。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从相似点来看,平安集团凭借民营企业本身具有的创新文化、灵活机制,以及注重价值成长的发展理念、科技创新带来的业务活力,目前已赢得了资本市场的较高认可,而与之同类型的阳光保险亦有望凭借着相似的属性与优势,复刻平安在保险领域的成功。而从差异化来看,阳光保险更加聚焦保险主业。其作为2000年以后成立的唯一能够上市的国内传统直保公司,具有更不同寻常的创业基因,而这也是其发展被投资者看好的重要一点。
据了解,阳光拥有业内较为罕见的创业经历。2004年5月,阳光保险的创始人张维功怀揣阳光梦想,毅然放弃公职,带领5个人的创业团队,从零开始艰难创业之路。由于原有投资者“态度”和“理念”的突变,只能依靠张维功个人不足百万的积蓄作为创业经费,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必须以财务投资者为前提,以价值观认同为根本”的股东的选择理念。经历了220多个日夜,走遍中国17个省,商谈389家企业,他以价值观选择投资者,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创业、组建阳光财险,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阳光保险集团。
公司彼时形成的“敢于挑战、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市场化机制和价值创造原则,奠定了阳光的价值主张与企业家精神基础,成为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基因力量。
科技基因赋能各业务领域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推进器
从行业发展来看,近年来,我国保险科技进入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阶段,并已逐步改变保险业的经营模式、竞争格局和产业生态。而这也让阳光保险这一类同时兼具资金和技术的大型保险公司可以更快实现科技融合,并在新的形势下迎来更为良好的发展机遇。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阳光保险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分别为人民币8.67亿元、10.12亿元、10.77亿元,逐渐提升且占同期收入的比例均为0.9%左右。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刊发的数据,2020年中国保险机构的信息科技投入合共351亿元,占同年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0.6%,从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阳光保险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占比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50%以上。而在持续的科技投入下,阳光保险在产品设计、客户营销、风控管理、理赔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进行了重点部署,并在科技创新能力对保险业务全流程赋能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效。
公告显示,在产品设计方面,阳光保险目前已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云计算、AI等技术,基于客户的人口属性、承保类、理赔类、行为类、健康状况类、信用类六维特征搭建客户数据平台,精准识别用户画像和客户需求,为客户设计出个性化、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在客户营销领域,阳光的“销售培训机器人”模拟代理人与客户的真实保险业务场景,帮助代理人快速提高销售能力,同时其自主研发的“客服机器人”能够为客户提供智能语音业务办理和在线自助业务办理服务,智能语音客服和智能文本客服的业务办理准确率分别达到94.9%和87.2%;而在风控管理上,阳光研发的“寿险智能核保大脑”包括了智能核保引擎、智能核保机器人、智能核保AI、天网系统等的数字化核保体系,在人身险方面能够有效控制承保风险。
此外,除了在各项业务环节的科技赋能,公司还采用了DevOps方法、云计算技术来协助公司有效管理运营过程,提高集团内的协作和生产力,在推出产品和服务方面缩短上市时间,提升业务灵活性。据悉,公司自研的图像识别算法已在2021年3月10日当时全球顶级竞赛ICDARSROIE中冲进全球前三,位于国内同业榜首。在数据科技能力的加持下,公司的数字化经营转型正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可以预见的是,阳光保险作为民营保险公司,拥有着独特的创业基因,上市后有望给香港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其作为一家心怀感恩的企业,也有望通过支持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民生,起到保险业作为经济助推器、社会稳定器的作用,进而持续为行业及经济领域贡献力量。未来,随着公司“个人客户战略、团体客户战略、渠道战略、数据科技战略、投资资管战略、医养健康战略”六大战略布局理念的不断深化落地,阳光保险的价值链也有望不断延伸,而这也或将为企业的盈利增长与持续提升注入新的成长动能。
关键词: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