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鼻炎哮喘没完没了?暑假可以来“脱敏”
丨本文作者:刘家佳,卓正过敏反应科医生
去年我们介绍了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大杀器”——脱敏治疗,许多深受呼吸道过敏困扰的小朋友来到过敏反应科评估。
(相关资料图)
其中,多数决定给孩子脱敏的家长咬咬牙表示:“现在辛苦一点,孩子以后就好过了”,但仍有部分家长咬牙无果、捶胸顿足:“初三/高三学习任务太重了,没法每周过来打1次针……”
最近一位家长问我,期末考试后马上过来打,暑假能打完不?
哈,还真能!我们有了新方案——集群方案。
1.什么是集群方案?
常规的脱敏方案,最初4个月左右,每周注射1次,在此期间“过敏原疫苗”的剂量会逐渐增大,过敏症状开始改善。当注射剂达到“全强度”以后,通常4~6周注射1次。
而所谓的“集群方案”,简单粗暴的解释就是“集中一起打”——前期的每周1次注射,调整为每周2-3次注射,这2-3次集中在同一天注射,以更快地达到“全强度”,从而缩短了初始治疗的时间。
2.集中一起打,这靠谱吗?
“集中一起打”可不是简单的“集合起来”。常规方案我们一般需要注射15针左右进入“全强度”,而集群方案并不是把这15针缩短到8周,每周随意安排,任君选择。
集群方案中这8周的注射:
每周打2针还是3针?
每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多能打到多少量的过敏原?
每周注射的这几针需间隔多少小时?
甚至于总量相同的注射剂应该选用低浓度的瓶号,还是高浓度的瓶号?
……
诸如此类的问题无一不是多年来医生们反复摸索、调整后形成的共识。
所以今天的“加速治疗”,看着简单,实际上也是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才能得以验证和施行。
3.知道有依据,但安全性怎么样?
在探索集群治疗的早期,医生们确实以为集群治疗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大家朴素的推理:既然不良反应是因为注射的“过敏原疫苗”导致的,那同一天内注射的剂量增大了,理所当然发生率会增高。
可是,经过医生们的持续探索,发现合理的集群治疗方案、严格的注射前评估和用药,并不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
比如我国常用的集群治疗方案,在不同的中心统计的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均为大概在1000次注射中发生1次,与普通方案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我想,这也是“循证医学”最好的注脚: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医学的边际,不断扩宽我们对“真相”的认知和追求。
4.快是快了,效果真的好吗?
虽然开始探索集群治疗的初衷只是缩短初始治疗的治疗期,但医生们却惊喜的发现,由于更快地累积到了“全强度”,接受集群方案的人群可以更快地出现症状的改善和药物的减量,“显得”效果更好。
“成年人不做选择,都要!”这句话或许只是网络上的一个梗,但集群方案却是我们难得的可以两全的治疗方案。
5.医生你说脱敏治疗好,为啥网上都说效果不好?
很多患者和家长朋友们都会问到这类问题:
“医生你说的脱敏治疗这么好,为什么我在网络上或生活中总能听到有人说效果不好?”
“花3年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真的值得吗,我只用药物控制不行吗?”
皮下免疫治疗自1911年诞生已经100多年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明确了皮下免疫的疗效。随着大家对皮下免疫治疗的认识加深,认为在生命的早期和疾病早期开始免疫治疗,对过敏性疾病的异常免疫状态有非常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虽然3年的皮下免疫治疗确实很耗费精力,但远期来看,其实是减少了用药,以及反复发病的困扰和投入的。而且还能改变“过敏进行曲”的进程,这其中的意义远超过“药物控制”方案。
红:特应性皮炎;橙:食物过敏;绿:过敏性鼻炎;蓝:过敏性哮喘
至于有的疗效不好,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或许是——前期对于个体“能不能做?”“该不该做?”的入组评估并不严格。比如,只检查了粉尘螨(++)就开始脱敏。
还有一部分是治疗不规范或者注射脱漏,导致了每年接受的“过敏原疫苗”暴露总量不够。
还有一小部分可能是导致个体过敏的过敏组分未包含在“过敏原疫苗”中。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慎始之,笃行之,方能终克之!
| 本文作者
| 审稿专家
| 参考文献
1.儿童气道过敏性疾病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 修订版)
2.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 修订版)
3.娄鸿飞,张罗, 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55(05)
4.Zihan Jiang,et al. Comparison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cluster and conventional immunotherapy for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asth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Otolaryngology 40 ( 2019 ),102269
5.张罗,王成硕等,变应性鼻炎集群质量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分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43(3)
| 内容团队
关键词: